2008/09/25 | 路过江南--初到南京
类别(旅行笔记本) | 评论(6) | 阅读(139) | 发表于 23:52

 

10日晚,和明哥踏上南下火车,前去考察江苏美景,江苏动画。

在火车上和明哥聊了很多产业的问题,眼见卧铺车厢内早已关灯,人也昏昏欲睡。拜别明哥相约明早来看长江,回到我的床位躺下,沾枕即眠第二天一早在闹钟声中醒来,天已大亮,洗漱完提包去了明哥那节卧铺车厢,各人泡了一碗面,才刚吃罢,火车就驶上了长江大桥。滚滚江水在晨雾缭绕下却显平静,随着长江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已经正式到达江南--长江之南

下了火车,一出站门,玄武湖携一缕清风扑面而来,让一夜的旅途劳顿随之消散。上次路过南京站,南京站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代设计的车站,和车站的选址设计令人称绝,来过南京站的人都交口称赞,不像北京站的相簇相拥,不像济南站的局促脏乱,不像杭州站的平凡无奇。这种湖站相依的设计让初次来南京的人都会喜欢上这座城市。按照计划我们没有急着预定好的青年旅舍,直奔南京艺术学院。

到南艺时刚刚8点半,南艺这天正好是研究生报到的日子,人还不少,我们边走边打听来到了动画专业所在的传媒学院,路旁学生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打篮球,有的急匆匆的赶去上课,那种氛围像极了山东艺术学院老校。来到传媒学院正好赶上学生上课,铃声大振,院子中一下子只剩下我们两人.呵呵,像是高中,南艺的严谨学风可见一斑。我们到了院办公室,一位胡老师接待了我们领着我们看了看给了我们一盘南艺学生的动画短片集,又帮我们找到了《材料动画》一书的作者张讯老师的电话,在此感谢热心的胡老师,我们虽然不是这里的学生,但老师对待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动。

10点钟,张讯老师下了课,出来和我们碰面才发现张老师年龄好像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说话轻松幽默,第一次见我们也没有平常老师那一副拒人千里的架势,张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我们问了一些关于偶动画急于了解的问题,张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后来又谈到了自己做动画的一些感悟,很谈得来。谈话中间传媒学院的院长推门进来寒暄几句,刚才在院里见到过这位清瘦不高,戴眼镜的先生在和别人讨论着什么,原来是院长大人。。。听我们是山东来的,专程找张老师了解偶动画情况,看得出带着小眼镜的院长大人很高兴。院长转身又去别的地方巡视拉~从上至下关心专业,学术实在不错。

和张老师聊到11点多,尽兴而去,中午找个小店随便吃了点,就直奔南京博物院了。

下午1点我们到了南京博物院,博物院古香古色坐落于明故宫附近,据说在清代时博物院原址是江南织造,呵呵,对这里就是当年为宫中织锦制衣的地方,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一定不会对“江南织造”陌生。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是民国由蔡元培先生提议建立的,原名“国立中央博物院”。进门正中的馆中正在举办“亚洲方位”南京现代艺术三年展,作品不少,并且据说还有不少大师。。。来参观的人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草草看看热闹并不深究其意,我也不能免俗。其实这也和大部分作品并不能和观众引起共鸣,不能让观众准确读懂有关。其中几个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都是让人能轻松看懂的。比如说,《纸喷泉》一个碎纸机出口连接到了透明箱子里的一个吹风机,背后有许多过期杂志,你可以随手从墙上拽下一本,放进碎纸机。。。看杂志粉身碎骨,被吹风机吹起,飘飘洋洋落下~~那景象美的令人心碎,墙上透明盒子里塞满了被打碎的纸。这像是一个杂志的坟墓。

尹朝阳的《乌托邦》是一组带有纹路的油画,起初根本看不出画的是什么,经过明哥指点看出来门道,用暗色描绘60年代国内宣传画的内容,作者这幅乌托邦不知是对过往的戏虐,还是痛心呢。。。

陏建国的《每平米二百公斤》怎么看都像一个想让游人再加工的一块大泥巴,人们纷纷在上面留个手印纪念。一,只向池子输水的管子保证泥巴不干,我上去踩住了水管。。。。吼吼算是我再创作了吧。。。。汗,听说我们走后第二天,有件展品就被一个年轻人砸了这个再创作动静大点了。

出了现代展区我们又参观了,王亚滨个展《我的宝石王》不过30岁的大哥,画出的东西却都像是出土文物,透出原始的神秘气息。不看展览介绍怎么也想不到画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

出了这个展厅我们又参观了云锦展区,陶瓷展区,青铜展区.对于前人的创造感到惊愕,云锦的花色繁复,制作之精密叹为观止.青花瓷的清秀淡雅,青铜器的气势如虹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由于闭馆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了这几个馆.离开时心里还是深深遗憾.

离开博物馆我们到了预定好的南京夫子庙青年旅舍,旅社环境不错坐落于夫子庙商业区内,秦淮河畔.我们放下东西稍作休息就出去吃了晚饭在夫子庙附近逛了起来,乌衣巷,秦淮河,商铺,直逛到我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是的,我们迷路了...还好明哥记得我们附近有座平江桥,我们打听着回到旅社,倒头就睡.结束了路过江南的第一天.

 


 

2

评论Comments